問題已解決
老師您好,公司請我來做成本核算,我核算出來,實際銷售價格比我核算的要低,我總是自我懷疑,怕是自己算錯了,可是光是制造費用就100多萬了



重新檢查成本核算過程
直接材料成本:仔細核對原材料的采購價格、數(shù)量以及損耗率等。查看是否有遺漏的材料成本,或者某些材料的價格計算有誤。比如,是否有未計入的運輸費、裝卸費等相關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確認員工的工資、獎金、福利等計算是否準確,工作時間的統(tǒng)計有無差錯,特別是對于加班時間和計件工資的計算要格外留意。
制造費用分攤:制造費用高達 100 多萬,需要檢查分攤方法是否合理。常見的分攤方法有按生產工時、機器工時、產量等。要確保選擇的分攤基礎與實際生產情況相符,并且分攤過程中沒有計算錯誤。例如,檢查生產工時的統(tǒng)計是否準確,是否存在多計或少計的情況。
考慮其他成本因素
間接成本:除了制造費用,還有一些間接成本可能未被充分考慮,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雖然這些成本不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但在定價時也需要綜合考慮,以確保產品的盈利性。
機會成本:思考是否存在因生產該產品而放棄的其他機會帶來的成本。例如,選擇生產這種產品而放棄了生產其他高利潤產品的機會,這部分機會成本也可能影響產品的實際價值和定價。
分析市場因素
市場競爭:了解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和競爭狀況。如果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可能會受到壓制,導致實際銷售價格低于成本核算價格。即使你的成本核算準確無誤,也可能因為市場因素而出現(xiàn)價格差異。
市場需求:考慮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如果市場需求較低,為了促進銷售,可能需要降低價格。此時,實際銷售價格低于成本核算價格是一種常見的市場策略。
與相關部門溝通
銷售部門:與銷售團隊交流,了解他們制定銷售價格的依據(jù)和考慮因素。他們可能掌握一些市場動態(tài)和客戶需求信息,有助于解釋價格差異的原因。例如,客戶可能對價格敏感,或者有特殊的采購要求導致價格調整。
生產部門:與生產部門溝通,確認生產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如設備故障、生產效率低下等,這些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03/13 16:34

84784957 

03/13 16:40
我核對過了,料工費數(shù)據(jù)是沒有問題的,我的制造費用是用制造費用總額除以人工加上材料的總合計數(shù)做分配率的,然后再用分配率乘以(單位人工+單位材料)

樸老師 

03/13 16:43
對的
是這樣操作的

84784957 

03/13 16:44
所以我核算的是沒問題的,對吧老師

樸老師 

03/13 16:45
嗯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84784957 

03/13 16:46
我有點不好意思跟老板說明這個問題

樸老師 

03/13 16:47
這個正常工作沒什么不好意思

84784957 

03/13 16:47
就怕是自己算錯

樸老師 

03/13 16:59
看著是沒有問題的

84784957 

03/13 17:00
好的呢,謝謝老師哈

樸老師 

03/13 17:00
滿意請給紅五星好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