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合并中,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指由于合并產生的差異而導致的未實現(xiàn)的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確認差異:首先需要確認合并過程中產生的差異,包括合并日前后的資產和負債的差異,以及合并日前后的收入和費用的差異。
2. 計算可抵扣臨時差異:根據稅法規(guī)定,可抵扣臨時差異是指在未來可以抵扣的差異,例如,合并后的企業(yè)可能享受到更高的折舊和攤銷費用,導致未來的稅收負擔減少。
3. 計算不可抵扣臨時差異:不可抵扣臨時差異是指在未來無法抵扣的差異,例如,合并后的企業(yè)可能會面臨更高的稅率或者無法享受到某些稅收優(yōu)惠。
4. 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算公式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 可抵扣臨時差異 × 稅率 - 不可抵扣臨時差異 × 稅率。
5. 核實遞延所得稅負債:最后需要核實計算結果,并確保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作為合并后企業(yè)的負債進行確認和計量,并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進行披露。同時,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提和攤銷應遵循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