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怎么理解稅前概念的可轉債資本成本要介于稅后債務資本成本和稅前普通股成本之間,既然可轉債是稅前概念為什么不是介于稅前債務資本成本和稅前普通股成本之間?



可轉換債券的資本成本指的是投資人的報酬率,是使得投資人未來的現金流入現值等于現金流出現值的折現率。計算時,需要通過計算投資人的內含報酬率來估計可轉換債券稅前成本。令買價=轉換之前利息的現值+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值(或贖回價格、回售價格或持有到期面值)的現值,求出上式中的折現率,就是投資人的稅前報酬率(或內含報酬率),即可轉換債券的稅前成本。
因為可轉換債券具有股權和債權的雙重性質,所以其稅前成本介于普通債券利率和稅前股權成本之間。如果可轉換債券的稅前籌資成本低于等風險普通債券的市場利率,則可以通過提高每年支付的利息(即提高票面利率),提高轉換比率(即降低轉換價格)或延長贖回保護期間等措施提高投資人的報酬率,以保證該可轉換債券對投資人有吸引力。
2024 06/17 11:00

84784976 

2024 06/17 11:06
為什么稅前的可轉債成本要高于稅后的債務成本,而不是高于稅前的債務成本?

樸老師 

2024 06/17 11:15
稅前可轉債成本與稅前債務成本:
稅前可轉債成本主要指的是使未來的現金流出現值等于發(fā)行價格的折現率。這里考慮了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值或贖回價格,但并未涉及稅收的影響。
稅前債務成本是指稅前的借款和發(fā)行債券的成本的估計,包括借款或債券的利息和籌資費用。這同樣沒有考慮稅收的影響。
兩者在稅前狀態(tài)下,都未考慮稅收減免的效應,因此不能直接通過稅收因素來比較它們的高低。但通常由于可轉債具有轉換權,其風險可能高于普通債務,因此在相同條件下,稅前可轉債的成本可能會高于稅前債務成本。
稅后債務成本的計算:
稅后債務成本是在稅前債務成本的基礎上,考慮了稅收減免效應后得出的。具體來說,稅后債務成本 = 稅前債務成本 × (1 - 所得稅稅率)。
利息支出在稅前是可以抵減應納稅額的,因此稅收減免效應使得稅后債務成本比稅前債務成本低。
稅前可轉債成本與稅后債務成本的比較:
由于稅后債務成本在計算時已經扣除了稅收減免的效應,而稅前可轉債成本并未考慮這一因素,所以在比較時,稅前的可轉債成本通常會高于稅后的債務成本。
換句話說,如果以相同的稅前成本為基準進行比較,由于稅收減免的影響,稅后債務成本會更低。
所以,稅前的可轉債成本高于稅后的債務成本,主要是因為稅后債務成本在計算時考慮了稅收減免的效應,而稅前可轉債成本則沒有這一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