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請問生產企業(yè)成本核算原則和方法怎么描述?



您好,生產企業(yè)成本核算8原則和4方法
一核算原則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guī)定。不合規(guī)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珊藢嵭灾赋杀竞怂阗Y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采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yè)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于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fā)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后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shù)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fā)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或定額成本、標準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tǒng)一的口徑,前后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于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二、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yè)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zhí)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fā)、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jù)企業(yè)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shù)某杀居嬎惴椒?,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2024 06/08 10:47

84785044 

2024 06/08 11:55
麻煩再問一下收入核算方法?謝謝您老師

廖君老師 

2024 06/08 12:03
您好,好的呢,
在實際核算中,表現(xiàn)為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也稱分配法)和支出法。最常用的二種方法,收入法與支出法。
1.收入法:用收入法計算公式=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yè)盈余
2.支出法核算:用支出法計算公式=總消費+總投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3.產出法是匯總該國的工業(yè)和生產性企業(yè)在每一生產階段上的增加值。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若再包括來自國外的財產凈收入,它就能給出國民生產總值。用生產法核算GDP,是從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入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價值的一種方法。如果用Q1,Q2,Q3...,Qn來表示各產品與勞務的產量,用P1,P2,P3....Pn表示各產品與勞務的價格,其計算公式是:
國內生產總值=P1-Q1+P2·Q2+P3-Q3+...+Pn-·Qn -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總消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