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甲公司(一般納稅人)存貨采用計劃成本核算,2019年9月份發(fā)生如下事項: (1)期初結(jié)存原材料計劃成本為25萬元,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為3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為3萬元。 (2)2日,購入原材料一批,實際支付價款為5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6.5萬元;采購過程中發(fā)生運雜費0.3萬元,保險費1萬元,入庫前挑選整理費0.2萬元。該批材料的計劃成本為58萬元。 (3)10日,生產(chǎn)領(lǐng)用該原材料一批,領(lǐng)用材料計劃成本30萬元。管理部門領(lǐng)用原材料一批,領(lǐng)用材料計劃成本5萬元。 (4)15日,收回之前委托A公司加工的半成品一批,委托加工時發(fā)出半成品的實際成本為15萬元,加工過程中支付加工費2萬元,裝卸費0.8萬元,受托方代收代繳消費稅4.5萬元。甲公司收回該委托加工物資后準備繼續(xù)加工生產(chǎn),該批半成品的計劃成本為20萬元。 (5)月末,甲公司結(jié)存原材料的市場價格為42萬元。 問:甲公司本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以及本月發(fā)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甲公司結(jié)存存貨的實際成本和本月針對原材料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多少萬元?



你回復一下,我給你全部的答案。因為內(nèi)容太多,時間不夠。
2020 04/02 13:02

84784976 

2020 04/02 13:21
嗯嗯

江老師 

2020 04/02 13:48
一、甲公司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3+(50+0.3+1+0.2)-58]/(25+58)×100%=-4.22%
二、發(fā)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是:(30+5)*(1-4.22%)=33.52萬元
三、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是:15+2+0.8=17.8萬元。
至于消費稅不計入成本,因為是繼續(xù)生產(chǎn)可以抵扣消費稅。
四、存貨的實際成本是:(25+3)+(50+0.3+1+0.2)-33.52+17.8=63.78萬元。
五、甲公司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是::(25+3)+(50+0.3+1+0.2)-33.52=45.98萬元。
甲公司結(jié)存原材料的市場價格為42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的余額是:45.98-42=3.98萬元,由于前期計提了3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因此原材料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0.9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