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樸老師,你好,咨詢的



同學你好
是什么問題
09/03 06:49

84784977 

09/03 06:54
這題,是日后事項,上課老師要求先寫出以前年度的不涉稅、和涉稅的分錄,再寫現(xiàn)在年的不涉稅、涉稅分錄,再追溯調整。我想問為何22年的當期所得稅,不用寫分錄,借營業(yè)外支出600貸預計負債600,這個營業(yè)外支出不需要做調增處理嗎?

樸老師 

09/03 07:01
2022年確認預計負債時,稅法不認可預計損失稅前扣除,需納稅調增,但此時不直接做當期所得稅分錄(所得稅匯算在2023年)。2023年判決后,實際支付的賠償可稅前扣除,需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當期應交所得稅。

84784977 

09/03 07:05
但是22年確認了遞延所得稅了呀,22年的所得稅正常也要確認不是嗎,調增的時候就要借所得稅 貸應交所得稅,到23年實際交的時候再沖去年的所得稅,重新計算23年的當年所得稅可以這樣嗎

樸老師 

09/03 07:29
同學你好
這個可以的

84784977 

09/03 07:31
老師其實為何日后事項要考慮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但是差錯更正不需要呢

樸老師 

09/03 07:35
這種說法不準確,差錯更正也需考慮遞延所得稅和當期所得稅,二者差異不在 “是否考慮”,而在所得稅影響的歸屬期間:
日后事項(調整事項):影響報告年度的所得稅,通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調整報告年度的當期 / 遞延所得稅,確保報告年度數(shù)據真實;
差錯更正:影響差錯所屬期的所得稅,同樣可能通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前期差錯)或直接調當期(當期差錯),修正差錯期的所得稅數(shù)據。
僅當差錯不重要或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 暫時性差異時,才無需調整所得稅,而非普遍不考慮。

84784977 

09/03 08:10
那無論是差錯更正還是日后追溯我都把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反映出來就萬無一失了?

樸老師 

09/03 08:11
同學你好
對的,是這樣

84784977 

09/03 08:13
還有一個問題老師,當題目問**不能稅前扣除,指的都是當年的所得稅,損益科目對利潤的影響是嗎?而不是所謂遞延所得稅關于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作為判斷是嗎?

樸老師 

09/03 08:15
不是。若 “不能稅前扣除” 是暫時性差異(未來能扣,僅當年不能),需結合遞延所得稅(資產 / 負債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差異)判斷;若為永久性差異(永遠不能扣),才只影響當年所得稅和損益,與遞延所得稅無關。

84784977 

09/03 08:17
綠色的這句說話,怎么判斷呢?這句話既提到損益(營業(yè)外支出600)也提到負債(預計負債)

樸老師 

09/03 08:20
這句話體現(xiàn)了暫時性差異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會計上,2022 年末確認預計負債 600 萬、營業(yè)外支出 600 萬;但稅法規(guī)定預計損失暫不能稅前扣,實際發(fā)生時才可以,因此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2023 年判決支付 800 萬(財報批準報出前),屬于日后調整事項,要調整預計負債、補記營業(yè)外支出,并相應調整當期所得稅(扣減 800 萬應納稅所得額)和遞延所得稅(轉回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