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這是購銷的合計價算,這題還包含了差價,但是另一題又不包含,怎么理解?



確定印花稅計稅依據(jù)
貨物交換合同屬于購銷合同,印花稅計稅依據(jù)為 “雙方交換貨物的價值合計”(等價交換時按其中一方價值計稅,不等價交換時需加上差價)。
甲廠輪胎價值:65 萬元
乙廠兩輛汽車價值 = 65 萬元(輪胎價值) + 3 萬元(甲支付的差價) = 68 萬元
合計計稅金額 = 65 萬元 + 68 萬元 = 133 萬元
計算應(yīng)納稅額
購銷合同印花稅稅率為 0.3‰,因此:
應(yīng)納稅額 = 133 萬元 × 0.3‰ = 399 元
等價交換:雙方貨物價值相等,計稅依據(jù)為其中一方的貨物價值(無需加差價,因差價為 0)。
不等價交換:需支付差價的一方,實際交換總價值 = 己方貨物價值 + 支付的差價;收到差價的一方,總價值 = 己方貨物價值 - 收到的差價。但印花稅按 “雙方總價值合計” 計稅,本質(zhì)是等價于 “購” 和 “銷” 兩筆業(yè)務(wù)的合計(甲廠 “銷輪胎 65 萬 + 購汽車 68 萬”,乙廠 “銷汽車 68 萬 + 購輪胎 65 萬”),因此差價會自然包含在合計金額中。
題目中 3 萬元差價已體現(xiàn)在汽車價值(68 萬)中,合計計稅時已包含
08/22 17:11

84785033 

08/22 17:15
怎么不能復(fù)制題目提問呢

樸老師 

08/22 17:17
可以的,學(xué)員可以復(fù)制粘貼,老師不可以

84785033 

08/22 17:21
提問不了了,題目復(fù)制不過來

84785033 

08/22 17:26
7月與A公司簽訂一份易貨合同,約定用本企業(yè)市場價格為120萬的庫存商品換取A公司市場價格為140萬元的原材料,支付A公司差價款20萬元,這題計算就是以120+140的為計稅依據(jù)

84785033 

08/22 17:27
這兩題不是一樣的嗎,但是這題為什么沒有算差價進(jìn)去了呢

樸老師 

08/22 17:28
用的就是120加140,140里包含了,再算重復(fù)了
